为什么怒江大桥上禁止人们拍照?
怒江大桥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318国道上非常重要的一座桥。整座桥不长,也不是我们常见的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而是是用钢架拼接的一座桥,横跨在怒江大峡谷之上。当年十八军从四川进入西藏的时候,这里是工程难度最大的一处。为了修建怒江大桥,十八军的数名战士,牺牲在工地上,长眠于怒江。怒江桥,可以说是318国道上的咽喉要塞。
军事管理区
怒江大桥,之所以不允许拍照,首先因为怒江大桥这是一处军事管理区,这座桥是由部队守护,24小时都会有战士在这里守护,怒江桥的附近,还有部队的军营。作为军事管理区,当然是不能随随便便的拍照了。
出于安全考虑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于安全考虑,这个安全是两个方面的安全:桥的安全和行驶车辆的安全。第一,怒江大桥是318国道上重要的节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处地方周边地势非常的险要,易守难攻,为了避免这一处咽喉要塞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敌对势力获悉,所以不允许拍照。第二,是因为怒江大桥周边的都是高山,而且地质非常的疏松,经常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所以不允许一些车辆停下拍照,避免出现意外,也避免造成交通阻塞。
怒江大桥的运力非常有限,每次只允许一侧的车辆缓慢通过,所以在旅游高峰期,我们会看到很多的车辆,都会排队等候。现在由于手机等普及,很多人就会不遵守约定,偷偷地拍几张,然后还是公布网络上,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我在西藏八宿县工作了一年半左右,无数次经过这个桥。第一次从机场到县城的时候,过桥时心里真的非常忐忑,总感觉这个桥不大结实,后来经常过就习惯了。当时还问过当地人,为什么怒江大桥要用这种拼接的方式,他们说便于维修,也便于拆卸。不过,这座桥的运力真的阻碍了整个318国道的通行能力,所以在怒江桥的周边,打算再修一座桥,我去之前已经开始修了,但是几年过去了,还在修,看来修建难度真的不小。
川藏线怒江大桥,坐落在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高山峡谷间,因地势险要而被称为“川藏线的咽喉”,是318国道川藏线上唯一能过大型车辆的桥,在国家的战略中是一条常年战备的军事通道。
川藏线上八宿县境内横跨怒江的大桥,坐落在川藏公路八宿县境内318国道3753公路桩处,跟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的怒江大桥是两个地方。
由于川藏线上的怒江大桥独特的地理优势,国家在战略上对这座大桥采取了重点保护,附近禁止拍照或无故停车,主要是为了防止敌特破坏。
这座桥附近一段属于军事管制区,有武警战士守卫,在桥上及桥后的隧道都不能停车和拍照,通过时车速也不能太快。限速桥面,5公里时速,超速倒回去重新开过。现在怒江大桥附近已经在开发旅游景区,也没有武警官兵执勤守卫了,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游客们还是比较自由的。
怒江大桥于1953年建成通车,当时只是一座便桥,在建桥的过程中,我们的筑路部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有许多战士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据军史专家董保存考证,在怒江大桥建设初期,1953年10月12日,几个水性好的战士划皮划艇渡江到对岸,不一会儿皮划艇被江水打翻,几个年轻的时候生命被汹涌的江水无情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54年川藏公路全线通车时,筑路部队又用水泥桥墩对便桥进行加固。在修建怒江大桥桥墩的时候,负责浇注的小战士,因连续作业,非常疲惫,不慎掉入10多米深正在灌注高标号水泥浆的桥墩里,当班的负责人一边哭喊着向上级报告,一边指挥其他战士们想进一切办法要把他捞出来,但是混凝土很快就把这位小战士无情的吞没了,并且很快就凝固住了,大家只好含泪把战友筑进了桥墩。
再后来,大桥再次重建,拆除旧桥时人们特意保留了这个桥墩,如今我们的汽车兵路过这座大桥的时候,都会用各种方式向我们这位无名的战士致敬!
人们都说我们的战士就是这钢筋铁骨般的桥墩,他们用自己的躯体撑起了这座大桥。
2019年,全新的怒江大桥通车,新桥从老桥外侧修建,成为现在人们跨越怒江的新方式,曾经的第一代便桥早已拆除,只留下了那座桥墩还矗立在老桥遗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