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分别是哪些陵?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墓)、献陵(明仁宗墓)、景陵(明宣宗墓)、裕陵(明英宗墓)、茂陵(明宪宗墓)、泰陵(明孝宗墓)、康陵(明武宗墓)、永陵(明世宗墓)、昭陵(明穆宗墓)、定陵(明神宗墓)、庆陵(明光宗墓)、德陵(明熹宗墓)、思陵(明毅宗墓)。
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
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分别为:长陵、定陵、昭陵、康陵、献陵、景陵、裕陵、永陵、泰陵、茂陵、庆陵、德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周围群山环抱
明十三陵最值得去的是哪几个陵呢?
十三陵最值得去的是长陵,定陵。长陵是成祖朱棣的陵墓,建筑规制在十三陵中最高,占地面积最大。其中长陵裬恩殿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金丝楠木大殿,保存完整,规模弘大。后面的宝顶也是最高最大。定陵是神宗朱翊钧的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个发掘的陵墓。其地宫建设十分宏伟,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比如金丝翼善冠,神宗皇帝的宝印等等。这两座陵在十三陵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值得去参观游玩。
长陵 最值得看,朱棣建造故宫用了14年,而长陵可是用了18年。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
明十三陵 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辖区内自然景观幽美,文物古迹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