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大都遗址公园那条河叫什么名字?
小月
小月河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主体水景区,公园以小月河为中心分为河南岸土城遗址保护区,河北岸绿化景点建设区。2003年为保护元大都城垣遗址,配合奥运景观建设,对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
小月河起自德胜门外关厢,沿昌平路两侧向北,经马甸至清河镇入清河,长8.4公里。小月河上游为西北土城沟。1985年全面治理,改道南起学院南路与长河暗渠 相接,向北沿土城沟流经黄亭子,向东至祁家豁子再北折 入小月河故道,全长10.25公里。
河的历史
小月河位于东升乡东部,是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也是整条河流全部在东升地区境内流动的河流,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由人工渠与自然冲积沟河形成的一条古河道,已静静流淌了七百多年。而八家、六道口一带的人多称其为“东大道”,源于早年间河边曾有一条顺河而行的大道。
小月河最初源于德胜门外关厢,沿德昌公路西侧,经马甸、小关、卧虎桥、九间房、双泉堡等地,于清河镇东南注入清河,是清河南部的主要支流。西北土城沟在元代是大都城西北部的护城河道,保留下来的部分是明光寺以北经黄亭子再折向东至祁家豁子一段。
,年至1985年进行河道治理时,将原小月河与西北土城沟组合贯通,统称“小月河”。此后,小月河就改为起自明光寺学院路雨水下水道口,向北至黄亭子,再向东至祁家豁子,然后沿着原来小月河故道一直向北入清河。河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是京城北部唯一南北流向的河流。
元大都遗址在哪?
元大都遗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大都遗址在哪?
元大都遗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