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联盟都有哪些国家?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的“五眼联盟”是指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组织。上述各国的情报机构与人员渗透到世界各地,遍用各种手段,刺探别国企业、,机构、政治人员、军事设施等,并把获得的情报分级共享。斯诺登等人曾披露过其在全世界的监听丑闻。
“五眼联盟”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美情报合作。在美国正式参战后,美国与英国达成情报共享协议,以便及时掌握德国与日本的军事动向。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又迅速陷入冷战之中。为了有效监控苏联等国家,美国与英国又签订了多个情报合作与共享协议。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皆为英联邦国家,与英美同文同种,先后加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五眼联盟”。
一般来说,国家间正常的情报合作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在事关全球安危的事务上,比如当前的疫情防控与反恐问题,国家间共享情报有利于减少损失,早日取得胜利。但是,在全球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时代,少数国家为了一己之利,甚至不惜以侵犯他国主权、公民,的方式去获取情报,满足自身需求的话,显然是有悖时代发展的潮流了。
日前,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布满“五眼联盟”,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这也将成立了70多年前的情报组织推向了世人眼前。“五眼联盟”主要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联盟,其主要在英美协定下组成的国际性情报分享组织。五眼联盟最早可以追溯至二战时期同盟国发布的大西洋宪章。最新的情报显示,五眼联盟已经不满足于地面的情报分享,而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太空。
“五眼联盟”最早的雏形是二战时期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情报合作。1940年7月,英国驻美大使菲利普·克尔给,写信,希望两国启动秘密技术情报交换,。该合作因种种愿意搁浅,直至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卷入二战,双方的情报交换需求日益增长,于是在1943年6月10日,双方签下《英国,密码学校和美国战争部关于特定“特殊情报”的协定》。其主要合作内容是分享截获的加密信号情报、互设情报联络办公室、英国负责监控德国和意大利、美国负责监控日本。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开启。而这一天,英美双方签署了《英美通信情报协定》,这也奠定了《五眼情报联盟》的基础,标志着该联盟的正式成立。后来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也相继加入情报联盟。
冷战结束后,“五眼联盟”失去了最大的,想敌。一切随着“9·11”,的不期而遇而发生改观。“五眼联盟”逐渐形成以美国为中心,澳大利亚和英国、加拿大同等重要,新西兰为弱,的格局。
英国与爱尔兰关系如何,两国是否免签?
英国和爱尔兰国家关系总体上是不错的。两国的政治、经济往来都是正常的。英国是爱尔兰重要的出口国。同时爱尔兰也是英国的第五大出口国。作为邻国,两国是互免签证的。不管是爱尔兰人还是英国人,不管是到彼此国家旅游,还是去工作,都不需要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两国人民交流很普遍,爱尔兰人尤其喜欢到英国旅游、居住或者工作。两国人很多地方都是相近相通的,比如语言是相通的,吃的食品是相近的,生活方式也差不多。社会,待遇也很相近。爱尔兰人和英国人通婚现象比较多,就更加促进了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的和睦关系。尽管爱尔兰曾经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尽管北爱尔兰还属于英国人的管辖,尽管有些爱尔兰人不喜欢英国人,更喜欢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所有这些都没有改变英国和爱尔兰的友好关系。
英格兰和爱尔兰发生政治上的互动最早源于罗马帝国时期,但是罗马帝国却始终未能全面入侵并控制爱尔兰,而英爱之间的交流在随着罗马的失败与维京人的入侵而沉寂了数百年之久。
1155年,刚刚继位英国国王的亨利二世便开始觊觎正值内乱的爱尔兰,在第一位英格兰出身的教皇艾德里安四世的授权之下发动了对爱尔兰的战争,并于1171年取得战争的胜利,爱尔兰至此在“名义上”被首次纳入英格兰国王的管理之下。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英格兰并未完成对爱尔兰全境的统治,仅仅是占据了爱尔兰东部的一部分。
而与英格兰王权一同而来的还有宗教,在英国人的影响之下,天主教迅速在爱尔兰生根发芽。
然而由于交通上的不便,两岛之间不仅文化、经贸交流十分有限,英格兰依靠当地贵族对爱尔兰的管理与统治也十分虚弱,因而爱尔兰不断发生着反对英国王权的反抗行动。
1542年,完成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改变英爱之间的“朝贡体系”,废除地方领主的行,,并自封为爱尔兰国王,成为今天“联合王国”的雏形。
然而亨利八世却未能在爱尔兰推行宗教改革,英爱两岛至此出现信仰上的分离,为以后爱尔兰持续动荡埋下隐患。
16世纪末,如日中天的西班牙开始借口宗教压迫干涉爱尔兰问题,爱尔兰人在西班牙的支持下重创岛上的英国军队。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完成对爱尔兰的平叛,并顺势完成了对爱尔兰全境的征服,并开始向爱尔兰大量移民,加强对爱管控。
爱尔兰历史非常悠久,公元前6600年前后,即有人类在此居住。1167-1169年,诺曼人入侵爱尔兰,打断了爱尔兰向中央集权君主制发展的趋势。1171年10月17日,诺曼人最高君主、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带领军队在沃特福德登陆,迫使爱尔兰诸王向其效忠。至此,英国殖民开始1919年1月21日,发布独立宣言,要求英国撤军,爱尔兰独立战争开始。直至1921年12月,英国,被迫签订《英爱条约》,承认爱尔兰南部26个郡独立,为“自由邦”。1937年,经过和英国重新谈判,爱尔兰自由邦获得了更完整的国家地位,改为“爱尔兰国”。1948年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正式割断了爱尔兰与英国之间仅剩的宪政联系。1949年,爱尔兰再改名为“爱尔兰共和国”,终于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有多猛,英国是如何击沉它的?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二战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不论在火力,还是防护,都代表着当时德国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以“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为首的德国海军成了英国北极航线上的重大威胁。由于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行,英国不得不派出支援船队将更多的,运往苏联。
而这次英国人为了顺利将这批,运送到目的地,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商船队和护航舰队。船队分为3部分:护航队、紧急支援舰队和打击舰队。从兵力配置上看,该船队足以闯过北极。但丘吉尔要玩儿就玩儿狠的,他有更大的雄心:以船队为诱饵,诱出德国海军主力“提尔皮茨”号,一举歼灭,永绝北极航线上的大患。但是这样完美的,却被现实击得粉碎,本来打击舰队与护航队有四五个小时的航程,但是打击舰队却因为天气和流冰的原因,无法在德国海军打击船队时候及时赶到。迫于“提尔皮茨”号的威慑力,英国海军司令部不得不命令所有护航舰队及时返航,只能让船队继续前进,听天由命了。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击沉这些商船队的并不是以“提尔皮茨”号为主力的德国海军舰队,而是德第五飞行队的轰炸机。“提尔皮茨”号以其不曾开火的威力,就让24艘商船13万吨精良的,葬身海底,足以见得“提尔皮茨”号的威力有多大,英国人有多惧怕他。
“提尔皮茨”号自1941年2月开始服役,就一直躲躲藏藏,转战于各个港口,以其威慑力牵制着北海的英国,海军和五分之二的战略空军,没有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海战。除了在北极航线中的战略威慑外,之后的一年时间就一直停在特隆赫姆港内。尽管“提尔皮茨”号一直处于被限制使用的状态,但是基于其强大的威力,英国人一直把它当成是心头大患,决心将其击沉。
1943年9月,英国的两艘袖珍潜艇偷偷潜入“提尔皮茨”号下面,将8吨,安置好并引爆,,的威力足足将“提尔皮茨”号炸离水面2米多高,但是“提尔皮茨”号依然未沉,经过几个月的修理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战斗力。1944年4月,英国再次派出舰载机执行对“提尔皮茨”号的轰炸任务。由于出其不意,这次空袭造成“提尔皮茨”号上122名船员阵亡。而“提尔皮茨”号受到了轻伤,经过2个月的维修再次恢复了战力。7月,英国又一次轰炸“提尔皮茨”号,但“提尔皮茨”号依然屹立。
英国痛下决心,一定要击沉“提尔皮茨”号,只要“提尔皮茨”号不沉,英国就一直炸。为此,英国出台了数种方案。1944年9月15日,英军出动大批“兰卡斯特”式轰炸机,每架飞机携带1枚专门设计用来对付大型军舰的5.5吨的“高脚柜”超级,及5000磅的水下鱼雷,轰炸中被1枚,击中,丧失了出航能力。11月12日,英军的“兰卡斯特”式轰炸机再次携带“高脚柜”,,从苏格兰起飞,开始执行“问答机”行动。战斗中,3枚“高脚柜”,命中“提尔皮茨”号,其中2枚,洞穿了“提尔皮茨”号的装甲,炸出了一个近70米的大口子。很快,爆炸引发的大火引爆了,库,炸断了C号炮塔。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中硕果仅存的“提尔皮茨”号,在熊熊大火中迅速倾覆沉没,舰上的1700名官兵,有接近1000人阵亡。
可以说,盟军为了击沉“提尔皮茨”号,兴师动众,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前后出动了超过600架次的飞机以及袖珍潜艇。但实力决定一切,随着盟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任凭德军战舰威力多大、指挥官多么出色、战术多么巧妙,都无法改变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