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蓟州镇有何重要性,为何需要戚继光戍守十六年?
众所周知,北京是明朝首都,而蓟州则是北京的门户,当然需要重兵把守。
多少年来,一直就有人鼓吹明朝定都北京,是为历史上天子守门户的典范,体现了明朝皇室保家卫国为民守疆的决心。事实上明朝之所以定都北京,很大原因是因为朱棣的皇帝职务名不正言不顺,极其害怕会成为下一个朱允炆,而北京是他经营多年的老根据地,定都于此占了地利之便,心里面多少有些底气。
其实定都北京有诸多不便:第一粮食不够吃,必须通过京杭大运河转运,而转运费用相当昂贵,每转运到京一斤粮食需要支付一斤粮食作为费用,费用比1:1;第二为了保持庞大,机构运转,必须在京建造大量官舍和办公地点,造成极大浪费;第三为了拱卫京师安全需调集大批军队驻守,另需要在北京与大漠之间构筑数道防御工事,劳神费力;第四由于北京位于整个明朝疆域的东北边陲,与西北西南边陲相距甚远,从而弱化了对西北西南大片国土的管理,事实证明,西北西南地区一直都是明朝内患重灾区。
,设明朝不是定都于北京,或许也不至于将大好江山葬送于满清之手。明朝曾经有一次更正机会,朱祁镇被俘后朱祁钰监国,面对也先的咄咄逼人,当时很多大臣主张迁都南京,但遭到于谦极力反对,后来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被捧为民族英雄,但却无法阻挡漠北民族的强势崛起,反而因为残元势利的崩溃给满清的强大创造了绝佳机遇。
其实定都南京也非上上之选,从加强统治方面来看定都西安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定都西安也将面临粮食不够吃的尴尬局面。受气候的影响,八百里秦川早在唐朝时就已经丧失了天下粮仓的地位,武则天统治时就经常“就食于洛阳”。但明朝时,小冰河期已经接近尾声,湿暖气候渐渐西移,如果明朝,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工,以陕西一隅养活整个明朝统治机构应该绰绰有余。
再就是定都杭州或者广州。南宋时江南之地已经发展成为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定都江南既不用担心粮食问题又能继续加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没有兵临城下之危机。
或者可以定都伊利,民国时曾有人提过此议,在此不再细说,请读者自行百度。
蓟州镇与人尽皆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史•戚继光传》记载:“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镇?需要戚继光这样的名将戍守十六年。
九边重镇地形图
只要了解该镇的地势,你就会明白,戚继光戍守十六年是有其根据的。众所周知,尽管朱元璋将草原民族蒙古族赶到长城以北的地区,但是为了抵御其对明王朝国土的侵犯,明朝还是大费周章重新修建了万里长城。朱棣定都北京以后,北边疆域的防御工事变得格外重要。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抵鸭绿江。在永乐年间,沿着万里长城,明王朝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予以戍守边疆,以便保得国泰民安。万里长城与九边重镇共同组成了明王朝北边防务系统。九个军事重镇,历史上称之为九边重镇,从西到东分别是: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榆林镇、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九边重镇中,蓟州镇位于京师东北方,是距离京师最为接近的一个镇。所以,蓟州镇既要起到抵御外侮、拱卫京师的作用,又要起到震慑叛贼,维护朝纲作用。这双重作用,使得蓟州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边防重镇,所以在兵力上也是超过一般的重镇。
戚继光电视剧剧照
那么,蓟州是何时被设为镇的呢?《明史》记载“ 蓟之称镇,自【嘉靖】二十七年始。”但是,其设为镇的具体时间,仍然有所争议。明朝设镇并不是儿戏,需要文武大臣齐在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镇。当然,武将已在则可以视之为镇已初成。但是真正的落成则需要文官也进驻该镇。因为明朝重文轻武,武官要服从文官的领导。名大如戚继光也是因为得到了文官领导的赏识才有所成就。所以,蓟州镇真正得到设立的时间大概是永乐二年。根据《四镇三关志》卷一《建置考蓟 镇建置》的记载:“永乐二年设总兵官,驻寺子谷,镇守边关,遂为蓟镇云。” 此外,《四镇三关志》卷八《职官考蓟镇职官武阶》载:“永乐二年设总兵官,或侯或伯充任,今用都督佥事或同知一员镇守。隆庆三年改为总理练兵事务,仍旧镇守。”
戚继光
以上就是蓟州镇的由来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