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当年被贬到海南儋州时,有写过哪些关于海南的诗呢?
苏轼被贬至儋州时,已是62岁的垂暮之人,虽历尽仕途的磨难,可是创作上仍然是激情未衰,而且创作的艺术更加精深华妙。这段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一诗中“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遣。”之句,以浅显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情,“汝去莫相怜”“梦中与汝别”,流露出彼此的相知相惜之情。
苏轼寓居儋州,虽然以旷达自处,但也有怨言,“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诗意内容是尽和渊明的真意,表达尊崇、钦佩,希望效仿陶渊明,任何处境皆能安然处之,虽有怨言,不失率真。
如《次韵王欎林》,诗云:
晚途流落不堪言,海上春泥水自翻。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平生多难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误辱使臣相抆拭,宁闻老鹤更乘轩。
此诗言明着“晚途流落不堪言”的苦楚,被贬儋州,处处不便,带来着极端郁结的情绪,姑且以开朗超脱的态度面对,不过心中北归的浓度,丝毫未减,北归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心境的悲凉与反抗心理。于风烛残年时,仍然不忘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发出“此去残年尽主恩”的心声。诗意内涵富有新意,虽有牢骚“平生多难”但“非天意”,认为臣之事君不是随事迁而变,建功立业的信念丝毫未减。用最自然、最简单不雕琢的手法,抒发了他忠君报国的理想。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 ,年已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岛儋州。在儋州三年时间,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岁月。那个时候海南岛儋州还是一个蛮荒之地,超然物外、性情洒脱的苏轼早已作好了葬身异乡的心理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建书院 ,兴教育,传播中原文化。为此当地人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敬仰之情。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
凄风苦雨,笔耕不缀 ,用浩然之气,以超然之心,在儋州成篇,流传全世界。下面遴选苏轼在儋州的五篇代表作,供大家赏析。
一、《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二、《纵笔》
苏东坡被贬海南,是1097年4月中旬。时年60岁。(按阴历是62岁)。小儿子苏过陪同。而他弟弟苏辙则被贬雷州。東坡父子于7月2日到达海南儋州。他写过歌唱海南美景和歌咏黎族风情的诗赋。共作古今体诗144首。在《苏东坡全集》中,卷四十一,60首。卷四十二,36首。卷四十三,48首。这段间做了许多和陶渊明的诗歌。
如《别海南赠黎君》: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诗歌太多。中午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