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漳州市天宝镇319国道旁的十里蕉园的具体地址?
不要门票,就是一大片香蕉园,可以自由出入,也没有详细地址,在国道上就可以看见了,从漳州市区往天宝的方向走,快到之前,会看到右边有一个林语堂的纪念馆的牌子,林语堂的纪念馆就位于蕉园里。
近现代历史上著名学者林语堂后来结局如何?
林语堂既是学者,更是作家,一生多姿多彩,著作等身,是文化没有断层时代的学贯中西的学者,名满天下的作家,殊为难得。
林语堂是福建龙溪(属于今福建漳州)人,1895年生人,原名和乐,后改名语堂。曾在美国和德国游学多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清华、北大、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
教学之余,他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朱门》等,散文小品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雅人雅事》《读城记》等,长篇传记作品《苏东坡传》,还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
可贵的是,林语堂还分别在1940年、1950年和1975年,先后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些殊荣的获得,与他的勤奋和天赋密不可分,更与他的宽容的品性与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密不可分。
林语堂于1948年,赴法国巴黎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文组主任,从此离开祖国,寄居海外数十年。1952年,林语堂在美国创办了《天风》杂志,在华文文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后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出任校长。1966年以后,林语堂定居台湾,1976年春在香港去世,享年八十岁。
林语堂作为与胡适、沈从文等人一起并列的新道家代表人物,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人文关怀,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勤奋努力,待人宽容,无论为学为人,这都是十分可贵的优秀品质。
而这个热爱生活、待人友好的品格,也反映到他的婚姻上。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喜结良缘,从此二人携手,美满一生。有一次,林语堂突然对妻子说,翠凤,我们把结婚证烧掉吧。廖翠凤十分诧异。林语堂解释道,结婚证不过是结婚的证明,离婚时才用得着,我们永远不会离婚,要这一纸证书何用?廖翠凤懂得了丈夫的忠贞,感动之余,真的将结婚证一把火给烧了。
@海的故事我来说
3月26日,纪念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逝世45周年活动。
主办方:漳州平和县板仔镇政府.平和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平和县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承办单位:平和县林语堂文学馆.平和林语堂研究会,协办单位:厦门卫视,平和县融媒体中心.林语花溪平和县书法家协会.嘉樱琴筝培训中心。主讲人:林木懋予给大家讲述林语堂写的一本书《京华烟云》诗词品鉴与国学之美,还有厦门主持人陈声热情的介绍林语堂花溪生活地方的情景,也有平和县林语堂研究会长许少梅上台主持弹琴表演,朗诵表演,两位新老平和书协主席叶长生,林耀金同台献艺展示书法作品,还有平和县文体旅游局长致辞,林语堂是一位漳州著名作家,他出了许多书集,长年在美国住过,书读得很高,读到博士以上。就这样,在主持人带动大家热情掌声中,成功的结束了节目。
林语堂属于京派作家吗?
林语堂不属于京派作家。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男,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北京是林语堂文学的起点。北京时期的林语堂融入新文化运动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与胡适、鲁迅、周作人、陈独秀、辜鸿铭等新文学干将们的影响密不可分。
正是在他们的综合影响下,加之自己独特性情及特殊教育背景的规约,铸就了林语堂相当而特别的"京派"因缘。
漳州有没有名人故居?
漳州是个历史名城,686年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敕建漳州郡,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漳州有很多名人故居,包括芝山红楼龙海市白云岩紫阳书院(朱熹);芗城区简氏侨馆(简大狮避难所);云霄县秋瑾故居;芗城区汪春源故居;东山县黄道周故居;漳浦县黄道周讲学处;漳浦县蔡新故居;漳浦县蓝廷珍府第;芗城区杨骚故居;芗城区蔡氏民居(蔡竹禅故居);平和县林语堂故居等。以下就简要介绍几个。
- 芝山红楼
首先要说说毛主席曾经住过的芝山红楼。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1957年开放,1962年更名为“毛主席居住纪念馆”,1967年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芝山红楼坐北朝南,是一栋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毛泽东当年工作生活用品。
- 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纪念馆,坐落在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林语堂纪念馆。这里天蓝水碧,十里蕉香,纪念馆依山而建,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为“林语堂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的林语堂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林语堂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 黄道周讲学处、黄道周墓
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3月9日),道周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今东山县铜陵镇,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11岁即善文章;14岁游学广东博罗,获誉“闽海才子”;18岁居铜山海中塔屿耕读攻《易》;20岁开始与灵通山结缘;23岁始致力讲学著作;25岁携母迁居漳浦县城;28岁后隐于县城东郊的东皋攻书。
在漳浦县城,有两处古朴而僻静的所在,皆属黄道周。一处是东皋书舍,位于县城东郊石斋村前。四百年前,黄道周在此修学讲学。明亡后,书舍改名“明诚堂”以明志。如今,这里成为黄道周讲学处、故居,舍中字画、图像、石刻等物件,向人们诉说着黄道周的一生。一处是黄道周墓。1646年,黄道周在南京就义,门生花重金将其骨骸运抵漳浦安葬。墓旁安葬随同赴难的四位门人。如今,墓周边兴建黄道周公园。在民间,黄道周“由人成神”、享受香火,其精神历久弥新。朝代更迭,黄道周始终深受世人推崇、敬重,其遗迹得以完善保存。(闽南网 连培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