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野史记载,曹家负责的江南织造是康熙执行特殊任务的组织,是这样的吗?
应该说是的确如此。
清朝对江南是极为重视的,富庶的江南可以说是清朝国库的大钱袋,影响着经济和国力。
另一个江南远离朝廷,是需要在各方面有周密的情报及时汇报。以便掌握和立即处理,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
清朝在当时的统治还不是很稳固,江南有很多反清复明的义士在活动。令康熙担心。
江南的官员之间的动静都需要及时掌握。以便权衡。
以上一系列的事情发展状况,都需要掌握和传递,曹寅就是充当这一角色。
江南织造名义上是皇家的买办。实际特务机构,触角深入江南的方方面面。并只对康熙一人汇报。
这也不算什么秘密啊。
江宁织造府,是内务府辖下的特殊机构,表面上是皇帝的家奴,采购丝绸及代理出售当时江南非常流行的北方人参。
非官面任务,曹李两家还有为皇帝捞钱,监管盐政的差遣。
实际上,江宁织造监督两江总督,苏州织造监督江苏巡抚,杭州织造监督浙江巡抚。三大织造共同的任务是,结交江南文坛领袖、引导清议舆论、查访反清势力。
首先这不是野史,而是真实的历史。明清时期的史料,有相当多的内容证实了织造官员不仅仅负责为皇家采买督办制造皇宫用品,同时也肩负了为皇帝监督地方官员的职责。康熙时期,江宁织造有密奏权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两江总督和其他地方官的情况。所谓的特殊任务,其实就是监察。
其次,织造这个官职源自明代,清代沿袭了这套制度。明代的时候,有大内太监外出担任织造府的官员,而明代有使用太监制衡官员的传统。因此织造府就成为了替皇帝监督地方官的一个特殊机构。到了清代的时候,由内务府派遣八旗子弟出任织造,但沿袭了明代的政治传统,所以依然负有督查地方官的职责。
最后,在早期的时候,曾经使用过江南织造这个名字,后来长期称为江宁织造。曹家曾经长期担任江宁制造和苏州织造,很受康熙帝的宠幸。据说当时的权势相当高,在江宁城内仅次于两江总督。曹家不是因为出任这个官职而受到康熙宠幸,而是因为曹家和满清皇室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曹玺的老婆是康熙的乳母,儿子曹寅是康熙的伴读。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所以影响力和官职的关系倒不是很大,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官员和皇帝的关系。
不就是编排曹雪芹祖上那点事,因为和皇帝关系不错,能和皇帝写密信,皇帝需要点啥,800里快递告诉曹家,曹家屁颠屁颠的去给办;后来皇帝让他们办理特殊的事务。
和皇帝私人关系不错
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开始,到祖父曹寅,曹家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玺在任职期间,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信任有加,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去世。康熙南巡至江宁时(南京),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因此曹家地位很高,连两江总督(从一品)都要让其三分。
为皇帝办一些私货
曹家有一个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殊权利——直接向皇帝密折专奏之权。开始时,曹家主要是给皇帝办点私货,皇帝心血来潮想要点江南的什么好东东,写封信,曹家办的比内务府强多了。还有野史记载,曹家还专门派”星探“到江南寻找美女,然后请人教习琴棋书画各种才能,送入宫中,康熙非常满意。
信息员变坐探
皇帝吸收西方农业管理经验,非常重视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于是让曹家派专人观察、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后来报的事越业越多,物价、民风、盗匪、官员执政情况。
曹寅每次密折专奏,都将采集到的信息记录清楚,折成六角形的密报,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他又拿出一只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他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800里快递送达皇帝手中。曹家角色由一个信息员演变成坐探,当地官员都让他三分。
康熙真的很精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让这些巨商白沾朝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