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林语堂?
林语堂或许算不上一代宗师,但他确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驱者之一,他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成功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介绍给了西方,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看法。从这一点来说,他同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这仅仅代表静水的看法。
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中评价林语堂:
《纽约时报》评价林语堂:
郁达夫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
《剪拂集》是林语堂早期的杂文集,在北大任教授时发表于《语丝》上的文章,言辞激烈辛辣,文风机智勇猛,因此被称为文坛“土匪”。林语堂写作风格转向幽默性灵(从左到右)则始于他在上海创办的《论语》、《人间世》。
在林语堂看来,幽默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性灵强调文贵自然,清新清淡、闲适隽永、活力甘美等特点。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过分。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在当时那个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时代,林语堂提倡这些却未必合适宜,尤其不被左派作家所容忍。那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外国月亮也比中国月儿圆的时代,林语堂却为国学发声,这叫不识时务,所以当追求幽默性灵风格的《人世间》刚一面世,便遭到左派作家的围攻。
据静水推测,林语堂当时在国内应该不是那么很好混,毕竟他提倡的那些是和那时候的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特别是1935年他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其处境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到。也就在当年,他去了国外。
林语堂语言天分极高,在国外他开始用英语写作,而且他的英语写作水平丝毫不亚于汉语。先后在美国、法国等地写成《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等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立即受到人性饱受工业文明摧残的西方人的墙裂欢迎,短时间内便成为畅销书。同时他还写成《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著名小说。1947年完成他的最爱《苏东坡传》。
林语堂在文学创作和语言研究方面均有很高造诣,他曾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他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是论语派的领导者。著有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林语堂的作品有着幽默的色彩,即使在中国被侵略的时候,这一点鲁迅先生也提出过反对。林语堂的幽默不同于老舍平民的幽默,他的幽默是属于文人式的幽默,讲究品位的。
用一句林语堂先生自己的话来评价他,“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曾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与文坛巨匠鲁迅齐名,与鲁迅凌厉的文风不同,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
对他来说,幽默既是文学观,也是人生观。因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若是遇到种种忧心的事和烦恼,我只能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houmor”这个词,是由林语堂最先翻译为“幽默”的。
1924年,他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houmor”翻译成幽默。其实,在他之前早有很多人翻译这个词“houmor”了,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将它译为“欧穆亚”,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幽默”一词出自《楚辞》,但早就失去了它“寂静无声”的本义,对比其他译法,还是林语堂译的最好,也最终流传下来了。
在林语堂心中,他给幽默下的定义是:“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幽默没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他还认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着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自1924年首译幽默以来,到1970年在汉城的第三届国际笔会上演讲《论东西文化的幽默》,林语堂晚年还在《八十自叙》中不留余力地提倡幽默,他确实在半个多世纪中与幽默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一名幽默大师。
林语堂是一位文化名人和作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他通晓国语和多种外语,熟悉中西文化,是一位具有广博知识和独特见解的思想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其中,他的代表作有《人生的盛宴》、《苏东坡传》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虽然林语堂有独特的个人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文化与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林语堂是个“痴人”。他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他本人,林语堂说:自己只是“痴人”一个。
他痴迷于文学,因他在文学创作的卓越成就,林语堂于1940年、1950和1975年先后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也许是对他的文学成就最好的肯定。
他痴迷于发明,1946年林语堂为“明快中文打字机”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林语堂发明的打印机无须记住字位、字码,操作十分简单,不用训练每分钟最快就能打50个字。
他还痴迷于一个女人。林语堂与原配夫人廖翠凤相伴超过50年,在50周年纪念日时,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勋章,上面刻着林语堂翻译的《老情人》: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